你道紅大亮說了個什麼法子?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其實說白了無非是“偷師”罷了。他向旻宗獻計:一面召集國內所有工匠高手仿製異鄉人的海船,一邊再設法“請教”他們航海、造船的知識和技術。
最後又補充道:“待得本國的海船造好,水手們也都大致掌握了航行的技術時,那時我們便派人著跟著他們出海,這一來我們的水手既可以從實踐中學習;二來,縱遇危險,也有熟路人看著;三來,到了之後我們就將帶去的禮物送給他們的國皇,以通和好之意;四來,即使他們國皇的回禮中沒有美女在內,我們的人也可以在當地招攬美人歸來;五來,我們的人有了經驗,日後自無需別人帶路,主動權不就在我們手上了?皇上若再要異國美人,甚或是其他稀奇的異國事物時,豈不招之則來耶?”
旻宗皇帝聽了這番話當場龍顏大悅,一連叫了幾個好,又問:“在哪裏造船?”
早有那一等眼紅的大臣搶著回話,天南地北,幾乎把長生國各處有名的去處都數了出來,只是這群大臣中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見過大海,因而所列舉之處大多是內陸江流所在洲份,雖非沒常識,然茫茫大海,又豈非是內陸江河、湖泊之可比?
原來這一節紅大亮早已想好了,當即把萬伍德推了出來,朗聲道:“那些異鄉人的大船乃是在金鑽城外的海域發現,其地北臨臥龍江,東近大海,甚宜建港造船;再者,如今唯獨有萬太守能與異鄉人溝通,造船之事自也不能少了萬大人,因此以奴之見選址金鑽城最為適切。”
旻宗聽從意見,當日便下旨在金鑽城附近建港造船,又升了萬伍德的官職,將此事交由萬伍德全權負責,紅大亮背後監督。萬伍德有重大把柄握在紅大亮手中,自然處處聽從他的吩咐了。
可是那禁海之令乃是當年開國太祖所立,至今已歷四百餘年,後人一直嚴守不怠,紅大亮老奸巨猾又如何會忽略了這麼重要的一節?卻是他早料到朝廷上必然有人會提起,而旻宗必定會置之不顧,因而樂得隻字不提。
果然,一眾老大臣這日聽了二人這番駭人聽聞的對話,氣得連鬍子都直了,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終於有人按捺不住,挺身出來直斥紅大亮的種種不是,其實說的是旻宗,他又豈有不知之理?只是他一心只想著海外的美女,自然通通都當作耳邊風了。
那些老大臣們眼見勸他不動,難免越說越是嚴厲,最後說得僵了,更有人居然出到了“死諫”的絕招,只盼能逼得旻宗回心轉意。那旻宗皇帝雖然貪色好淫,卻絕非殘忍嗜殺之徒,只是鐵了心腸要異國的美女,又如何勸得動?當下說道:“朕掌位十餘年,朝政一如其舊,深知故步自封最後必然招致大禍,今日上朝就是要頒一下一道新政,不但要廢了這‘禁海令’,還要重賞出海找……探險之人!”
他原想說“找美女之人”,幸而轉機得快改成了“探險之人”,雖然如此,餘人又怎不明白他的心意?接著又說道:“你們若要尋死,朕雖然難過,但性命始終是你們的,朕也無法干預,只好相贈一副棺材以表心意便是了。”
果然翌日就送出了三副棺材。卻原來有四名老大臣被旻宗的新政氣得病倒了,三人到了第二日就嗚呼哀哉,雖非因“死諫”而喪命,但旻宗過意不去,便賞了三人一副棺木;尚有一人臥病數月後居然好了轉來,也不想死了,正所謂“事不過三”,這第四副棺木嘛,便這樣省下了。
至此,這道歷時四百餘年的“禁海令”就在旻宗手上結束。紅大亮、萬伍德二人為了盡快向旻宗交差,同時彰顯自己的能力,帶著一眾異鄉人返回金鑽城之後,很快就在城北二十餘里外的臥龍江邊大興土木,興建碼頭、船廠、航海學校等設施……一切就如紅大亮所言,數年之後長生國的船隊隨著一眾異鄉人揚帆出海,到訪異鄉人的國度,最後果然載回來一船的異國美女。
旻宗皇帝心願得償之餘從此把年號改為“大航”,重重地賞了紅、萬二人,就連崔掌櫃、單將軍、一眾異鄉人等人也得了不少好處,後來戈爾和幾個同伴還在長生國中落地生根,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且說禁海令撤銷以後長生國打破長期封閉鎖國的狀態,開始漸漸地融入世界大流,為長遠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卻是旻宗、紅大亮等人始料不到之事。其中金鑽城首當其衝,造船、航運、內外商貿等事業發展尤為迅速,在往後的數百年間,人口一再膨脹,民居早已擴展到臥龍江以北的地方去了,佔地之廣也不能再依循舊有的思維以高牆而圍之,因而金鑽城之後便不再起城牆了。為了方便管治,後人又將金鑽屬地一再擴大,又更命為永寧,寓意永久康寧;因其幅員廣闊,四面臨水,又將“城”字改為“洲”字,便是今天的永寧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