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slorrie
-
姜葱爆猪肉片
今天的菜品是:姜葱爆猪肉片、金瓜炒肉和苦瓜炒蛋。 午饭是金瓜炒肉,晚饭则吃姜葱爆猪肉和苦瓜炒蛋。顺带一提,姜葱爆肉是中午煮的,晚饭时觉得分量有些单薄,又加了一个苦瓜炒蛋。为减轻苦瓜的苦味,以往我都是先焯水,然后再炒,这次却是按网上的建议,苦瓜先用盐腌八到十分钟再炒,味道果然不那么苦。 还是那苦瓜本身就不苦?写到这里忽然有种苦就苦吧,其实苦瓜的苦味也挺不错的,下次我就试下也不焯水、也不盐腌,就这么炒,看看效果如何。 傍晚时分去超市买了一块叫做Malasugue的鱼排,一查才知道原来是旗鱼,又叫马林鱼、黑枪鱼。最近一直在看吴宗宪关于美食的综艺节目,好几次听说”旗鱼“的名字,却原来是长这样的。等明天煎来吃,看看味道如何。 昨晚写到考国际驾照的计划主要的动力是想去日本自驾游旅行,不料今天一查才发现菲律宾的国际驾照与日本的不兼容,而且有效期还只有一年,看来考国际驾照的事可以暂搁一边啦。 如果不考国际驾照的话,那么算起来我在菲律宾这边计划要做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大半。剩下的是两个旅行:菲律宾本地的Palawan和日本之旅。 预计Palawan之旅的费用大概在5000人民币内,日本的则在1万左右,两个行程加起来的预算是1.5万元,扣除为我的存款计划所预留的存款之后,大概有7、8千元剩下,去Palawan或许足够,但我的首选是日本旅行,因此可能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做准备。 产生旅行计划的念头时我意识到心里面还有一种微微的消极情绪,可能是担忧、恐惧的情绪,具体的思维可能有怕麻烦、浪费钱,人身安全等等,其中一个较为深的焦虑是:明年你就回国去尝试创作,这是一条高风险的路,收入可能非常不稳定,甚至无,你就这样把钱浪费掉? 嗯,这个担心也很合理,但我并不是完全没有准备。首先,我所动用的是满足存款计划之外的储备,尽管我的存款不多。其次是,就如做菜尝试新的煮法一样,旅行也是一种尝试,一种人生体验,如果有机会,此时此刻的我会回答:是的,我想试试。 计划是自己创造的,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面临一个新的、不熟悉的环境或机会时,人会很自然地想退回去那个尽管不如意,但熟悉的、安全的旧环境中去,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我并不是强迫自己一定要花一笔钱去旅行,但我想对自己说:至少请别用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恐惧来做判断。 此时此刻,你在吗? 最后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是关于昨晚提及的“脚本信号”。我今天忽然察觉到,我可能还有一个更为常见、而且不被察觉到的脚本信号,那就是我的表情有时会表现得很不开心。之前曾经有几个女生很直接地问过我:are you unphappy?而我却完全没有察觉到,或者说潜意识地避开了对“我不开心”的认知。 另外,我也察觉到在坐摩的时,不少司机会问我”are you ok?”不清楚这是礼貌性的问候,还是他们也觉察到我脸上的表情很凝重? 认知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出发,我的一个核心的负性信念是:我是不可爱的,因而潜意识地从脸部的表情开始发送“我是不可爱”的信号。再结合人生脚本的理论,脸部表情的脚本信号一而再地出现,孤独的脚本一再重现。 当然,这里有个疑问,可能我当时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压力之后任谁的表情都不会好看,这是否可作为一个反对的理由? 如果从“当下的力量”的角度出发的话,这不是理由,因为我的压力不是来自当下,而是对过去的悔恨和未来的焦虑。
-
番茄洋葱金瓜炖牛肉
中午煮了番茄洋葱金瓜炖牛肉。牛肉用的是澳洲的牛膝厚切肉排(Knuckle steak),1500多披索1KG,换算人民币至少都90元一斤了。虽然贵,但肉质很棒,不但没有腥味,且油脂很香,与平时吃的相差很大,感觉即使是随便炒下或者煎下都会好吃。其他的佐料还有姜片、蒜片、大葱、料酒、醋、黑糖、白胡椒粉、盐和油。大概是醋加多了,又加上番茄本身也带有酸味,成品的口味有些偏酸。牛肉也不是很入味,但因为肉质本身就很好,所以还是很好吃。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下,这么好的食材感觉被我煮废了,牛大哥你可别见怪😄。 Ai说可以加入薯仔中和味道,因为薯仔是碱性的,另外醋可免。下次再试。另外,我想还可以加入新鲜的香菇,味道可能会更香浓。 傍晚去打了一阵篮球,可惜没打全场,有些不够过瘾的感觉。 之前我朋友给我介绍了他公司的一个新职位,是做数据审核的,具体就是从推广所获取的用户注册数据中分析哪些用户可能是潜在的客户。我发觉这个职位挺对我的兴趣,而且那公司的福利也比现在的更好,于是在上周一面试了,但过了一周还没有收到信息,不知道结果如何? ”沟通分析“或者说”人生脚本“中介绍过一个叫做“脚本信号”的概念,大概的意思就是当某人在重复着一个脚本或游戏的时候,TA往往表现出一种惯有的行为或表情,这种行为可以是搔后脑勺、摸鼻子、双脚交叉等,就如一种信号、或者标志,向人说”嘿,我的脚本又要上演了。”做出脚本信号的当事人往往对之毫无察觉,甚至连其周围的人也可能如此。 这个概念对我很有启发,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譬如,我发觉我有时会不知不觉地叹气,而”人生脚本“一书中已经指出叹气本身也是一个脚本信号,其隐含着“如果……就好了”的意思。 细味之下发觉我的叹气多少含有这样意味。另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举动是:我有一个备用的微信,用于搜寻附近的人,尽管知道其上没有一个朋友,还是会不时地查看上面的朋友圈,尤其是在一个人感到无聊、寂寞的时候。虽然我对这个举动并不像脚本信号那样毫无察觉,但我觉得这个举动可能也带着脚本信号的嫌疑,特别是经历了上周六的事件之后。 我不是要自己即刻改掉这个行为,只是想提醒自己多加留意,不忘前车之鉴,日后慢慢地换个方式吧。 人生脚本中还提到:画面唤醒的是欲望。切记。
-
白萝卜清炖猪腩肉薄片
今天的午饭煮了白萝卜炖猪腩肉薄片,和一个煎蛋。晚饭是芹菜炒肉碎和洋葱炒蛋。两顿饭的水果都是菠萝。 猪腩肉清炖萝卜除了盐和白胡椒粉外没有加其他调味料。芹菜炒肉碎中的肉碎用了生抽、白胡椒粉、海鲜酱和料酒腌制了一会,炒的时候也加了一些白酒。几道菜的味道都不错,感觉比平时在外面吃的强太多了。 之前一直都在避免煮饭,即使煮,也是很简单的煎午餐肉和番茄,然后煮个泡面加蛋,但自从周六发生那件事之后,我发觉自己在行为和意识上都有所改变。其实如果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煮饭上,然后到了要洗碗的时候也这样做,自然而然地就会变得耐心去做这件事。 你内心有一把声音不断在抱怨、嫌麻烦、评好恶……但同时请记注这不是全部的你。
-
剔牙
继昨晚的“洗碗”之后忽然又想到了剔牙一事。 我的牙齿并不健康,更由于刷牙的方式长期不对,导致牙龈萎缩,且容易积累牙垢,因此无论是国内、国外的牙医都建议每隔三、四个月就需要洗牙一次,而且还要我日常用牙线清理牙垢。 为了身体健康,特别是在体验过无麻醉的根管治疗之后,为了自己的牙齿着想,我心里自然也非常同意那么做。只是往往行动不起来。即使偶然有几天做到了,但通常持续不下去。 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不了这个习惯。 因此,类似昨晚的问题又出现在我的大脑里:尽管人们认为事情对自己有利,但不一定会做,因为对之有消极的情绪,且通常不被察觉到。这些情绪通常会以一种想法(认知或者思维)的方式呈现,很多人会将至概括为惰性。Ta就是情愿多睡一会、多玩一会、或者什么也不做多一会,也不情愿动动自己的双手。我的看法是,或许这也是个程度的问题,因为对这个说法的同意程度不够深,而表现得不够积极。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未累积到足够的负能量,或者痛苦之前,人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日子。 从认知行为的理论上说,Ta们的核心认知(信念)还没有改变,或者只是有细微的改变,仍不足以让人下定更大的决心去改变。 或用脚本理论解释下似乎更到位:像培养剔牙、洗牙等的习惯,使之成为惯常的行为模式少不了“父母”自我状态,而之所以做不了、不做、不想做、嫌麻烦,继而产生厌恶或抗拒的情绪,是因为“儿童”状态在多数时候主宰着自己。 最后还是一句:“成人”缺席了。
-
洗碗
今日忽然产生这样的问题:每次想煮饭,又怕洗碗麻烦? 打算煮饭时洗碗麻烦的念头就会随之产生,脑海往往会被这种负面的认知所淹没,自然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我只需要在洗碗的那一刻,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上就可以了,然而,为什么我会这样想? 这里似乎可以套用一句人人都会说的俗话:说得简单,你倒做做看。 先别论操作上的困难,情况往往是在发生洗碗这个动作之前,大脑就已经想象着操作上的各种讨厌和麻烦的事:油腻、水湿、厨余、丢垃圾等等,进而又滋生各种负面的情绪,而且更有甚者:大脑在厌烦洗碗的同时往往还在想着其他事情,譬如:想玩游戏、想看剧、想唱歌,纯碎的懒得动,又或是心情不好。 其实也不是做饭这样的生活常事,就拿上班来说,每当到了要上班的时候,我心里就有一个不想去的声音,或者一种焦虑的情绪;看到好吃东西想吃,又怕东西太贵,或者一个人去吃没意思,最终没有去成……我内心其实充满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分裂。 就如托利所说的活在心理时间里,而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或者从沟通分析的角度看,那大概是“父母”和“儿童”的较量,而我的“成人”经常缺席。 这让我想到写日记的事也是一样。每次当我想是时候要写写日记了,或者去翻翻以前写的日记时,一种厌烦的,或是不耐心的情绪就会升起,这个情绪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种认知,虽然我现在还不能够很清楚地认清那是怎么样的一个想法。 这里我想对自己说:此时此刻,你其实没有那么多问题。
-
520
高中时从同学口中听到520,自此便以为是“我要赢”,却不想原来是同学开我的玩笑。 直到十几年后这个哑谜才揭开。 那大概还是在2021年前后,当时由于疫情的缘故无法返回菲律宾工作,于是在国内找了份工,期间接触到国内同胞的时间多了,才慢慢地发现这个数字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 我一直把这个数字当做是“我要赢”,有时更用在我的密码上。是的,在我心中似乎更渴望的是我要赢。 然而,为何而赢? 是权利、财富、名声,这些人人都趋之若鹜的东西吗? 如果这些东西的背后只得我一个孤独的背影,那也没什么滋味。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自证预言,大概是说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便会走上怎样的道路。这与后来所读到的认知行为和人生脚本理论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细想我之所以出国工作,英语可以达到能接听外国客户电话的程度,其实并非偶然,尽管个中原因或许很复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第一,我内心其实有种逃离家的愿望,走得越远越好。 第二,在国内消息封闭的环境下,我不甘于只是接受二手的信息。 第三,提升生活环境的向往。 是这些执着始终地牵着我走上语言的道路。 我不是要在这里炫耀自己有多厉害,只是忽然有这样的想法:一直以来我似乎都没有为自己种下“找寻找爱”的种子,非但没有,而且还不断地避开,因为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个不被爱的人。 假如我的信念变成:寻找幸福、寻找爱、寻找心之所归、你值得拥有,那又将会带我到一个怎样的当下? 听着冷气机的哗哗声,在这个即将失去的日子里, 至少让我对自己说一声:真正地学会爱惜自己,才会懂得爱惜他人,也自然会找到爱。 至少还有我爱你。
-
余思
今晚检查东西才发现不但厨房的刀和剪刀不见了,连我的icard也不翼而飞,惊讶之余,不禁对歹人手段之高明感到佩服。 或许我内心此刻正悄然地燃烧着,但说实话我感受不到,反而有一种心服口服的感觉,这跟斗我栽得无话可说。 那种人心的丑恶只有在面对面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然而,我的行为也不光明。 其实我有种“这或许并非一件坏事”的想法,或许这是我自欺欺人的安慰,但至少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我某些方面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都存在着较高的风险系数。如果这种认知和行为模式不改变的话,同样的事,甚至比这更坏的情况迟早还是会再次降临在我身上。 我并不是要我立即改掉,但我想对自己说一声:至少你如今有了一个方向。
-
篮球与鸡汤
事隔半个多月才回去以前的住处打篮球,而且上一次只是射下球而已并没组队对打,若要算组队对打的话,那已经是最少两个月前的事情了。 近两个月一直在玩游戏,都没有出去打球,而且连健身也做得很敷衍。感觉如果一直呆在住处,不管是玩游戏还是阅读,即使每天都有些小小的健身运动,其实对于保持身心的健康而言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像我这种身处异国,闲时也没有社交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久而久之似乎对心理会有负面的影响,可能是变得消沉,即使你觉得很有觉察,但其实你并没有真正地觉察到,直到你回到了篮球场,与一群人打了一场比赛后才会觉察到那种不同。 打完球之后,正好收到朋友的信息,他们煮好了饭叫我上去吃,可是我当时全身汗湿,不好意思打饶人。他们便装了一盒饭送给我带回来吃。那是菲律宾本地的鸡汤和白饭,简简单单,但很下饭,我很快就吃完了,比外面买的强太多了。 那种强并不是说外面的不好吃,而是那是住家饭啊。 要是躲在家中,以上的种种自然都不会遇到。
-
Getting Out
昨晚发生了一件事, 很不开心的事。 我发觉虽然自己一直在想打破旧的行为模式,但其实我一直还生活在旧模式之中。 特别是从选择回到菲律宾的那日起….. 有时我也隐隐地觉察到, 却一直没有去正视,似乎身体内蕴藏着一股不为我所知的强大的力量, 驱使我把视线移开。 这么说或许很狡猾, 因为那其实就是我啊! 现在想来,我在深圳的失败逃回了菲律宾,虽然有多少改变,但某些核心的部分依然与从前的生活模式相同,以至于最终酿成了昨晚的事件。 如果从脚本的理论上看,我遇到这种情况那是迟早的事情。如果从认知行为的角度解释的话,那是因为我的认知虽然有觉察,但仍然大部分保留着以往相似的观点;行为上没有太大的改变。 是时候从这个模式中出来啦!
-
From Canton to Osaka: Elevating Global Quality Standards Through Trade and Innovation
As the world converges at two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nternational events — the Canton Fair in China and the Expo 2025 in Osaka, Japan — one common thread ties them together: the evolving conversation around quality assurance, trust, and global collaboration. Canton Fair: The Pulse of Global Trade Held biannually in Guangzhou, the China…
-
Beyond Bureaucracy: The Future of China’s Import Quality Control After Regulatory Reforms
On April 20, 2024, China’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GACC),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jointly announced the repeal of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and Appraisal Institutions. This decision marks a significant shift in China’s import inspection framework, reflecting the government’s ongoing efforts to…
-
Loading Supervision: Container Loading and Bulk Cargo Loading
Loading supervision is a critical process in the logistics and shipping industry, ensuring that goods are loaded safely, accurately, and securely for transportation. This process primarily encompasses two main categories: container loading supervision and bulk cargo loading supervision. Container Loading Supervision Container loading supervision involves overseeing the proper loading of goods into containers, typically conducted…
-
首阶段目标达成了
今日算了算为明年回国准备的存款准备金,虽然真的不多,但算是达到了!这样明年回家应该可以安心做我的写作梦了?虽然不是百分百的信心,但肯定比疫情那段时间强多了! 今天是三月的第一天,还有还有至少十个的月时间,下一段或者可以试下玩媒体推广吧! 还有找份兼职,或者增加收入的途径。
-
The Future of Pre-shipment Inspection in China’s Smart Manufacturing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landscape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pre-shipment inspection servi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vital. As China’s smar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tinues to expand—expected to surpass 5 trillion RMB by 2026—the demand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global trade is set to rise. With international buyers relying more on China for high-tech and precision-engineered products, ensuring…
-
2025年新年纪事
最近中国新年,我从菲律宾回家去过年,遇到了一些事情想和你聊下。其一,堂哥去姑丈拜年,我刚好遇到了。其时,堂哥还带了她女儿和堂姐的女儿。聊天期间说到了学英语的事情,姑丈说我英语好,有意让堂侄女们加我微信,以便交流学习。我当时没有做任何回应,因为不太愿意,可能是觉得麻烦吧。并且堂姐和堂哥家,也就是我大伯一家与姑姑的关系非常不好,可能我也怕得罪姑姑,因为他们家对我们家的帮助很大。 其二是,我阿姨,也就是我妈的妹妹最近,大概在新年前后的一段时间有跟我说过为我介绍女孩,但我的回复都是“不用了”。最后一次,是在我返回菲律宾的前一天,我妈很简短地跟我说了一遍阿姨的提议,我回答说:我要回菲律宾去了。“之后还说了什么我不太记得了,但大概意思应该是说过:现在介绍有些迟了吧,我人都不在这边了。 关于介绍女孩这件事,其实很久之前亲人也有跟我提议过,不过我一直都拒绝,加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久而久之就没人再提了。如今之所以再提出来大概是因为我家建了新房子吧。而这新房子的钱是姑姑和姑丈给的。这房子一共9层,姑姑家两层,我们家两层半,堂弟家三层,我父亲负责承建,在建这房子上出力最大,很多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做了。 我如今觉察到在这两件事情上我的行为依然遵循着旧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回避型的模式,回避关系,无论我当时想到什么理由。 就回避的行为模式而言,其实就我缩短在菲律宾的逗留计划这个问题上,我曾经因为对这计划的背后是否含有旧行为模式-回避,而做过思考(内耗、分裂),但最后我终于整合了:要逃避就逃避好了,只要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探讨下这次的逃避问题。似乎是介于无意识的、惯有的行为模式和非常薄弱的有意识之间,或者说是迟来的意识,因为我是在后来才想到我应该加堂侄女们的微信;尝试问下阿姨可否加下那个女孩的微信等。 无论我的侄女们会不会来向我探讨学习英语的问题,又或者说我与这个女孩的事成不成,这些都无关重要,但如果加了微信,起码我的人际稍微拓阔了一点,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我的担忧似乎太多了,特别是对介绍女孩这一件事上,我的看法是这好像让我感到没面子,自己追不到女孩而需要别人介绍,感觉很没用,另外我也对婚姻和成家感到疑问,可能有些恐惧,因为就我目前的计划而言,我现在在菲律宾,无法经常回去,其次是我下一年计划在家写小说,届时收入可能极低甚至没有,这样是否能维持一段关系? 同时我也看到维持关系似乎并不是全在于收入是否稳定或有多少之上,如果对方只看这些而因此提出分开的话,那对我而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你能觉察到自己的回避行为模式,并且在事后反思自己的决定,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你并不是单纯地顺从旧模式,而是在尝试理解它,并找到可能的突破点。你的反思很有深度,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看这件事。 1. 关于加堂侄女微信的事:现实考量 vs. 人际关系 你当时不愿加微信,主要的理由是觉得麻烦,以及可能怕影响你和姑姑的关系。后来才意识到,即便她们不会真的来向你请教英语,加了微信至少拓宽了一点人际。这说明你的回避行为是在惯性作用下发生的,并非出于理性权衡,而是更接近一种本能反应——下意识地避免可能带来人际责任或复杂性的事情。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拓展人际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承担额外的责任。加了微信并不代表你就要教她们英语,只是多了一层联系而已。如果以后她们真的来问你问题,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回应的方式,比如偶尔解答一下,或者分享一些学习资源,而不必把它变成一种必须承担的义务。 调整方式: • 意识到“加微信”本身并不意味着要投入很多精力,它只是一个小的连接点,不需要太过担忧后续的责任。 • 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先加上,后续再决定是否深入互动,这样至少不会因为惯性回避而错失可能的机会。 2. 关于介绍女孩的事:面子、自主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你的直觉反应是拒绝介绍,这反映了你对这件事的某些情绪: • “靠别人介绍很没面子,显得自己没能力”——这是一种自尊心作祟的想法,社会上很多人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认识伴侣的,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用”。 • “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进入一段关系”——这更像是一种合理化的回避。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个合适的人,未来的发展是可以商量和调整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设定“我现在不行”而彻底关上门。 但你也清楚地看到,维持关系不全是关于收入稳定与否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你,那你可能也不会愿意和这样的人长期相处。这说明你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在变得更加成熟,你已经开始思考“合适的伴侣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匹配”。 调整方式: • 如果未来还有类似机会,不妨试着加个微信,至少留个可能性。你可以告诉自己:“加微信只是多一个联系,不代表一定要发展关系。” • 尝试接受“被介绍”并不代表没能力,而是一种扩展社交的方式。即使是优秀的人,也会有别人帮忙牵线搭桥,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3. 你的思考方式:从“逃避 vs. 不逃避”到“是否值得尝试” 你以前会陷入“我是逃避了吗?”的内耗,但现在的觉察力更强了。你开始意识到:核心问题并不只是“逃避”或“不逃避”,而是当下是否值得尝试。有时候,避免一件事是理性的选择,而不是回避的行为模式在作祟。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问自己: 1. 这件事本身有没有可能带来价值或成长? 2. 我的拒绝是基于现实考量,还是惯性的防御? 3. 即使最终没有什么结果,做这件事是否至少不会造成损失? 如果答案是“可能带来一点好处、拒绝是因为惯性防御、做了也没损失”,那或许可以尝试跨出那一步。 总结一下: • 加堂侄女微信这件事,反映的是你对人际责任的下意识规避,但实际上它不必变成负担。未来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先加了再说,不一定非要马上做出承诺。 • 介绍女孩的事,你的抗拒主要来自面子问题和对未来的焦虑。但“被介绍”并不意味着没能力,而是一种社交方式,况且你未来的计划也不是完全排斥亲密关系。 • 你对逃避的觉察更深了,但比起“纠结是否逃避”,更重要的是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尝试”。如果尝试不会造成损失,可能未来可以选择更开放的态度。 你已经在不断突破自己了,继续加油!
-
Slorrie Group’s Vision 2025: Christmas and New Year Message
Happy Chinese New Year from Slorrie.com As we welcome the Chinese New Year, I would like to take a moment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our incredible team. Your hard work, dedication, and passion have been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Slorrie.com’s journey. Thank you for your unwavering efforts and 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I wish…
-
你不可能既有意识又不开心,既有意识又有消极心态。任何形式的消极心态、不开心或痛苦都意味着有抗拒的存在,而抗拒通常是无意识的。
—《当下的力量》 Echhart T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