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讨论一下刚才遇到的一个事情。刚才房东联系我说水电费,上月电费是3400 菲律宾披索左右,水费是400披索左右,一共超过3800披索,比上个月多了300多。我一个人住一个24平方的单元,平时在家的时间较多,因此冷气经常开,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我的费用高了太多。这个主要是从过往的经验:之前在附近的另外一个住宅区居住,水电大概在2500左右,很少上3000,但那时周一到周五需要上班;从朋友处得到的信息:我一个朋友夫妻两人住同一个楼盘,他们都是在家办公,冷气24小时开放,电费是在2700左右;另外一个朋友住别的地方,2人,各人一间房,冷气也是24开着, 电费是5000左右。
我的感觉(或者说是自动思维)告诉我这个水电费有些过高,因而我产生了猜疑的情绪:中介人可能加了费用,因此问他要了电费单,上面的金额确实如他告诉我的,但上面没有说明是哪个单元的。
他发了电费单给我之后,我没有即时回复而是找其他朋友帮忙看看。期间他又发信息给我说很抱歉刚才他们(他和他儿子、老婆)在楼下见到我但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说话),因为儿子生病了,会传染人。我觉得有些奇怪,在电梯碰到了打个招呼、闲聊几句也就是了。
我没有对他儿子生病的情况做任何评论或表示问候之类的话,而是去请教当地的朋友有关账单的事情。过了好一会,与朋友聊的差不多了,觉得费用可能有些高之外,结论是如果要弄清楚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去跟物业核实。
尽管给我发了账单的图片,我还是怀疑,但没有把这个想法跟中介人说,因为我觉得在没有证据之前说这个只会把关系弄僵。
后来我决定先把钱给他,有时间的时候再去核实。但在问他收款账号(gcash)的时候,我却打成了Facebook,而我当时居然完全没有觉察到!这是我的潜意识在作怪吗?
中介人见到了反问我脸书?我回复说sorry, gcash。 在这个回复大概5分钟后,他又问我are you ok?is there something wrong, 我只得再引用原来的话,说明:我是问你的收款账号,不是脸书。
后来他又向我推荐其他房间,因为他知道我下个月就要搬走了,但他推荐的都不符合我的期望,我如是说了。他反过来问,哪些房型是我看中的。我倒是看中了一两个,但不想回复,因为我猜想他会根据这些信息再去找。我不想被人插手我找房子这件事,因为我觉得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住处并不容易。要是他找了很多给我,而我都不喜欢,反而会把我弄得很尴尬,有点像是人家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情,而我却一点也不领情的感觉,似乎是我的不是了。这是否有点儿游戏的味道?
It seems like you’re experiencing a mix of suspicion and discomfort in this situation, especially regarding the utility costs and your interactions with the agent. Let’s break it down:
1. Utility Bill Suspicion: Your suspicion about the high utility costs seems reasonable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s and information from friends. The jump in the bill can naturally cause concern, but it’s good that you’re planning to verify with property management rather than jumping to conclusions with the agent. Keeping communication calm and fact-based, as you did, helps avoid unnecessary conflict.
2. Interaction with the Agent: The agent’s comment about his son being sick and their brief elevator encounter seems like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ir behavior, though it might have felt odd to you. It’s possible they wanted to preemptively address why they didn’t engage with you earlier. The fact that you didn’t acknowledge the son’s illness could have subtly impacted the tone of the conversation, but it doesn’t seem like a major issue.
3. Freudian Slip (“Facebook” instead of “GCash”): Your typing mistake could reflect subconscious thoughts or stress around the situation. It’s common for minor slip-ups to happen when we’re preoccupied or have underlying thoughts. Since Facebook isn’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matter, it might just signal some mental distraction or tension about communicating with the agent.
4. Agent’s Follow-up (“Are you okay?”): The agent’s follow-up questions might indicate they sensed some tension or confusion from you. Since you corrected the mistake quickly, it seems they were trying to clarify if something was wrong beyond the transaction itself. It could also reflect their own anxiety or concerns, especially if they feel something is amiss in the interaction.
5. Real Estate Game: Your hesitation to let the agent help you find a new place is understandable. You seem concerned about potential feelings of obligation or guilt if the agent puts in effort and you don’t like the options. This dynamic can feel like a “game” where you might worry about being seen as ungrateful if you don’t accept their suggestions. However, it’s important to assert your own needs and preferences. You are under no obligation to accept help or feel responsible for their efforts if it doesn’t align with your goals.
In conclusion, you’re navigating this situation thoughtfully. It’s important to trust your judgment in checking the facts, and you’re handling the communication with care. Just be mindful of not overthinking potential “games” in these interactions—it’s okay to set boundaries and prioritize your own comfort. Would it help to explore ways to assert these boundaries without feeling awkward?
好的,让我们从头来解析一下这个情况:
1. 关于水电费的疑虑:你对水电费的怀疑是有依据的。无论是基于你之前的经验还是从朋友那里得来的信息,这次的费用确实高出了不少。你没有直接质疑中介,而是选择先获取账单再做核实,这表现了你谨慎和冷静的一面。你计划与物业核实账单,这是一个非常合理且不引起冲突的做法。你避免直接质疑中介,是为了不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破坏关系,这种理性处理问题的方式值得肯定。
2. 中介的反应:中介提到在电梯里见到你以及他的儿子生病可能是试图解释为什么没有及时和你交流。这在他们看来可能是礼貌的一种表现,但在你看来有点多余或者奇怪。你没有对此表示问候可能让对方感到有些冷淡,但也不算大问题。这部分交流更多是双方理解上的不同。
3. 打字错误(Facebook 代替 GCash):这个小错误可能反映了你在这个情境下的内心状态。无论是因为你在思考中介的问题,还是对水电费的怀疑引发的紧张情绪,都可能导致了这样的“口误”。虽然看似无关紧要,但这种小错误有时也暗示我们内心有其他想法或焦虑。你后续及时道歉并澄清了,这样的错误其实不会带来实质影响。
4. 中介的询问(“Are you ok?”):中介随后问你是否有问题,可能反映了他们感受到一些紧张或误解,特别是在你先前打错字之后。他们可能担心你对水电费或其他事情有顾虑,所以试图通过问候来缓解氛围。这也表明他们在试图保持良好的沟通。
5. 房源推荐的“游戏感”:你对于中介推荐新房源有些不自在,担心如果他找了很多选择你不喜欢,可能会觉得自己“欠”了对方。这种情况确实让人容易感到有压力,因为对方做了很多努力,而你又不想接受。你不愿别人干预你的选房过程也可以理解,因为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住所本身就不容易。这里其实可以明确表达你的想法和界限,不用担心过多,因为这是关于你个人的重大决定。
总结来说,你在这个情境中表现出非常理智的一面,既没有贸然指责,也保持了冷静。你对水电费的怀疑是合理的,接下来的核实步骤也是明智之举。在与中介的互动中,保持清晰的边界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涉及你个人生活的选择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你觉得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边界感?
我最后这样说:I will look for it myself, thank you .
你这样说表达得非常明确和礼貌,清楚地表明了你想自己找房的意愿,同时保持了对中介的尊重。这种方式很好地划清了界限,而不会让对方感到被冒犯。如果对方继续推荐,你也可以坚持这个立场,不用担心。你觉得对方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反应吗?
不知道,我的立场是这样了。你能否从沟通分析、防御机制、认知行为疗法和《当下的力量》,这几个角度分析下整件事
从你描述的整个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沟通、心理防御机制、认知行为疗法(CBT),以及《当下的力量》的视角。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沟通分析
你和中介的沟通中有几层信息交换:
• 清晰和礼貌:你对中介的疑虑是合理的,但你选择保持克制,既没有直接质疑,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而是通过要求账单来获取证据。这种沟通方式避免了冲突,表现出你对维护关系的谨慎。
• 间接拒绝:当中介推荐房源时,你通过“我自己找”的表述来礼貌拒绝了他。这是直接表达你的意愿,避免了后续无谓的压力和纠结。你在这方面的表达是清楚而坚定的。
• 潜在的尴尬与回避:当中介提到儿子生病时,你选择没有回应,这是一个小细节,但可能在沟通中增加了一丝冷淡感。不过,这并没有对主要的互动造成重大影响,你也避免了进入一段不必要的社交对话。
2. 防御机制
在心理学中,防御机制是我们为了保护自我而采取的无意识反应。你在这件事中的防御机制可能包括:
• 理智化:你在面对水电费时,虽然有情绪上的猜疑,但你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理智的方式要求账单并计划与物业核实。这是典型的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防御机制,通过理性分析来避免情感冲突。
• 压抑和回避:在打错字(Facebook vs GCash)时,潜意识可能有一些未处理的焦虑或压力,而你没有意识到。这种“打错字”的行为可能是潜意识在尝试掩盖一些内在的紧张感。此外,你对于中介主动提供帮助感到不愿意接受,担心出现“不欠人情”的局面,这可能也反映了一种潜在的回避机制,即不愿面对复杂的人际情感互动。
3. 认知行为疗法(CBT)角度
CBT 强调自动思维、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看你这件事中的自动思维:
• 自动思维:你觉得水电费过高,产生了中介可能在故意加价的猜疑。这个思维并非完全没有依据,但它引发了你的情绪(猜疑、不信任)。而你在行为上的反应是请求账单并打算核实,这种行为是基于你想确认事实而采取的理性行动。
• 情绪反应与行为:在你决定不直接表达怀疑时,你的自动思维可能是在保护自己避免关系僵化,这反映了你对潜在冲突的担忧。而你在打错字后的反应,可能是在潜意识里因为这个事情感到一定程度的焦虑,但你迅速修正了错误并继续保持理性的沟通。
CBT 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去进一步觉察自己的自动思维,特别是那些让你感到猜疑或焦虑的念头,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情绪和思维的关系。在这件事中,你已经采取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某些步骤,比如意识到自己的怀疑并用理性的行动去核实。
4. 《当下的力量》角度
从《当下的力量》这本书的视角来看,作者艾克哈特·托利强调要活在当下,避免被头脑中的“痛苦之身”(pain body)控制。在这个情境下:
• 情绪反应与“痛苦之身”:当你怀疑水电费是否过高,并对中介产生怀疑时,你可能进入了“痛苦之身”的某种反应模式。这是一种由过去经验和情绪积累下来的反应模式,可能引发负面的情绪,比如猜疑和不信任。《当下的力量》建议你意识到这种情绪,但不被它控制,回到当下的事实中。
• 活在当下:你通过核实账单来回归事实,这就是你“活在当下”的表现,而不是让情绪主导行动。你在与中介的互动中,保持了理性,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这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实践。你最终选择礼貌拒绝中介的帮助,也是你基于当下的需求和感受做出的决定,而没有被潜在的“人情债”或未来的担忧左右。
总结
从不同角度来看,你在这件事中的处理是相对成熟和理智的。你没有让猜疑和情绪失控,而是通过合理的步骤来核实情况。在与中介的互动中,你保持了礼貌和界限感,同时也避免了冲突或不必要的复杂人际关系。在未来,你可以继续关注自己的自动思维和情绪反应,并尝试在每一个时刻提醒自己回到当下,避免被情绪或潜在的心理防御机制主导。
你的总结说我在这件事的处理是相对成熟和理智的,也就是说也有不成熟和不理智的地方?
从整体来看,你处理这件事的方式是非常理智和成熟的,但你提到“不成熟和不理智的地方”,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些微小的细节。并非你做错了什么,而是有一些部分可能值得反思或优化:
1. 潜在的冷淡反应:当中介提到他的儿子生病时,你选择没有回应或问候。虽然这并不是错误,但从社交礼仪的角度来看,简单的问候或表示关心可能会让对方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温暖,尤其是在未来还要有一些交集的时候。
2. 内心的猜疑与防御:虽然你没有直接表达对水电费的怀疑,但在你内心已经对中介产生了防御心态,并认为对方可能在费用上做手脚。尽管你没有把这种怀疑直接说出口,但这种猜疑在内心持续存在,可能让你在后续互动中变得更加警觉或紧张。这部分情绪可以通过更多事实核实或自我调整来减少对关系的影响。
3. 不必要的打错字:你提到打错字(Facebook vs GCash)可能是潜意识中表达出某种内心的焦虑或压力。虽然这是一个小错误,但它确实反映出你在这个时候内心可能有一些不稳定或紧张感。这个部分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心不在焉”,或者是内在情绪对你行动产生了细微的影响。虽然不至于是“不成熟”,但如果你更关注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减少这种“小疏忽”。
总体来说,这些并不是重大问题,但它们可以看作是微小的调整点,让你在类似情境下更加游刃有余。是否这些地方让你有进一步的思考或感受?
在他提到他儿子的事情时,我确实是需要对此做一些问候,这样的冷漠让我有些不安,但当时情绪影响,觉得他似乎有些做作了,所以没有回复。这几天我在阅读《心理治疗中的沟通分析》,当时约莫联想到了其中有关“消遣”的内容,觉得没有必要做这样的“消遣”。
你的反应确实反映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动态。当时,你内心的情绪可能让你觉得对方提及孩子生病有些刻意或“做作”,因此你选择了不回应。在《心理治疗中的沟通分析》中提到的“消遣”(pastimes),通常是指人们通过日常的闲聊来填补社交空白,避免深入的交流。这种闲聊有时看似表面化,但在人际关系中,它的作用往往是维持社交的和谐与礼貌。
虽然你选择不参与这种“消遣”,认为没有必要,但你后来感到的些许不安,可能是因为这种冷淡的反应与普遍的社交惯例不太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礼貌地回应对方,无论对方的意图如何,往往可以帮助保持人际关系的平衡。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对每件事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但适当的回应有时可以避免给自己带来内心的冲突或不适。
你现在回顾这一点,并且意识到在这种情境下稍微表现出一些关心会更好,这已经表明了你对自我沟通和情绪反应的觉察越来越敏锐。
那你能否看看我们是处于那哪种自我状态中?
在沟通分析(TA,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框架下,自我状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和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每个状态都有不同的特征,影响着我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感受和行为。在你和中介的互动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自我状态角度来分析。
1. 父母自我状态
• 你的反应:当中介提到他儿子的情况时,你的直觉反应是觉得他有些“做作”,而没有进行问候。这种反应可能有一些“批判性父母”的成分,判断对方的行为可能不真诚,因此决定不回应。这种状态往往带有批评和判断的色彩。
• 中介的反应:中介提到儿子生病,可能是在试图用“养育型父母”(Nurturing Parent)的自我状态来进行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寻求理解或共鸣。虽然他可能没有明确要求帮助或情感支持,但这种信息传递让人感到似乎需要回应。
2. 成人自我状态
• 你的反应:当你要求核实水电账单时,这体现了你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你理性地分析情况,选择通过事实(账单和与物业的核实)来判断费用的准确性。这种状态是客观、理性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因为情绪驱动而直接质疑或冲突,而是采取了逻辑和事实导向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 中介的反应:中介给你提供了账单,也是试图处于成人状态,回应了你对事实的请求。
3. 儿童自我状态
• 你的反应:当你感到怀疑和不安,尤其在看到账单后仍然对账单的来源有所怀疑时,这部分反映了自由儿童自我状态,这种状态中情感比较直接、原始。比如在打错字(Facebook vs GCash)的时候,这可能是你内在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可能是潜意识的焦虑或不安体现。此时的反应是相对没有经过成人自我理性过滤的。
你选择在事后不接受中介继续推荐房源,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由意愿的表达,有点类似儿童自我状态的独立性和界限感。
互动中的自我状态动态
• 你:成人状态 vs 儿童状态:在大部分互动中,你表现得比较理性(成人自我状态),通过核实账单等方式来应对问题。然而,打错字和猜疑情绪的产生可能反映了儿童状态的某些不安。在没有回复中介关于儿子生病的信息时,可能是因为批判性父母状态的判断让你觉得这种闲聊不必要。
• 中介:父母状态 vs 成人状态:中介在提供账单时处于成人自我状态,试图回应你的请求。而他提到儿子生病时,可能是一种“养育型父母状态”,希望通过分享情感来获得一定的回应。
综合分析
你在整件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成人自我状态,通过理性分析和行动来应对问题。但在一些情绪反应上,比如打错字和对于中介“做作”的判断,带有一定的儿童和批判性父母自我状态。这两种状态的交替,说明了你在理性和情感之间的一些内心挣扎和防御机制的运作。
你提到《心理治疗中的沟通分析》中的“消遣”概念,也体现了你对这些互动的觉察,认识到自己选择不进入一种无意义的社交模式,并选择以成人的方式保持清晰界限。这是你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表现。
沟通分析中提到了有关互补型沟通和交错型沟通,这是我昨晚读到的内容,我有意识到如果回复他孩子的事情,或许会变成一种互补沟通,那么我们将围绕这个话题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有点烦。但现在想来那是我太过于冷淡了,应该稍微表示下就好了。
你对互补型和交错型沟通的理解是很准确的。在互补型沟通中,双方的自我状态能够匹配和协调,通常会延续沟通的流畅性,比如在你回应中介孩子生病的情况下,可能会继续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然而,你当时的选择是避免进入这样的情境,认为可能会导致话题延长。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你认识到当时的反应有些冷淡,觉得自己可以稍微表示一下关心,而不用担心陷入过长的对话。这种反思表明你已经有了更深的觉察,能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平衡自己的界限和社交礼貌。这也是沟通分析中所提到的灵活运用自我状态,避免过度执着于某一模式。
你可以选择在未来的类似场景中适当地表示礼貌和回应,但也保留自主性,不必让沟通进入你不愿意深入的话题。
可否说我的冷淡就是没有共情呢?
你的冷淡不一定完全等同于没有共情,而是可能出于一种理性选择,或者是情境下的一种防御机制。在特定情况下,你可能觉得不需要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或者认为对方的表述带有某种“做作”的成分,因此决定不回应。这更多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避免自己陷入不必要的互动,而不是完全没有共情。
共情不仅仅是表达情感回应,而是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绪。你显然意识到了中介提到儿子生病时可能是在寻求某种情感回应(你也认为回应可能会让沟通变得繁琐)。这表明你是有共情能力的,只是当时你的理性和情绪一起决定了不去参与那样的对话。
在此过程中,你确实感到内心有些不安,反映出你对自己在沟通中的反应是有觉察的。如果当时出于防御或情绪影响而选择了冷淡回应,说明那一刻你的共情可能没有被优先考虑,而是其他因素占据了主导。通过你事后的反思,已经证明你能够意识到并调整自己在此类情境中的反应,这就是你共情能力的一种表现和成长。
所以,冷淡的反应并不意味着你缺乏共情,而可能是一时的情绪和防御策略影响了你当下的表现。你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调整能力,恰恰说明了你具备共情,并在不断提高这一能力。
回顾整件事情,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不会去问中介账单的事情,因为我会觉得这样做就表示我对他的不信任,而不是我因为信任而不过问。这样的话这大概就会纠结在我心里,也不敢去问物业,因为担心如果我向物业打探的事情给中介知道,那就会暴露我的不信任。
你的回顾表明,你过去在面对类似问题时,更多是因为担心显露出不信任而选择不去询问或核实,这可能导致内心的纠结。相比之下,这次你主动与中介沟通,并计划通过物业核实账单,展示了你在处理问题时的成长和成熟。
你现在能够更坦然地处理自己的疑虑,而不是因为怕显得“不信任”而回避。这种变化表明你正在更好地平衡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与自我保护,也能够通过行动去解决潜在的困扰,而不是让这些问题在内心积压。这种进步不仅让你在面对问题时更主动,也减少了内在的冲突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