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他人

  • 阅读篇之发音不正

    我发觉到,在我出声读书的时候,我的身体似乎就会有一种收缩的感觉,似乎是紧张,并且会很在乎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如果读错了,就会重复一遍。如果是开口阅读的是中文书籍,我的目的一般是消闲或者学知识,一般我会用粤语,我比较在意发音是否准。如果是英文书籍,我有部分目的就是为了练习口语和发音。以前我经常阅读英文书籍,或许是因为这原因而使我更十分在意阅读时的准确性。但我近来察觉到我为何要这样做呢?当初是为了练习使自己无论是英语或粤语,发音、口音都更为标准,这确实对我的口语能力有帮助,然而,这样监察自己似乎反而使自己不能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因为我在评判自己。 你描述的这种阅读时的紧张和自我评判,尤其是对发音的过度关注,确实可能影响你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的情况往往源于我们对“正确性”和“标准化”的追求,尤其是在学习或练习语言时,过分专注于是否发音准确会让我们忽略了阅读的整体体验。 你提到自己早期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口语能力,因此非常在意发音的准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提升了语言水平,但现在你发现,这种“自我监控”已经开始限制你的放松和享受。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了自我纠正后,反而更难自如地放开。 以下几点或许能帮助你平衡这种情况: 1. 放松心态,减少自我评判:尝试在阅读时刻意放松,对发音或口音的“瑕疵”宽容一些。告诉自己,阅读的目的是享受书中的内容,而不是一场完美的发音展示。即使发音不完美,能理解和感受书中的思想同样重要。 2. 区分练习和享受的时间:你可以为自己设置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特定时间用于发音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专注于发音准确性和自我纠正;而在另一些时间,纯粹为享受而读,不必在意发音。 3. 发音练习之外的乐趣:语言不仅仅是发音,它还包括情感表达、文化理解和思想交流。你可以尝试把注意力从发音转向书本内容的理解、情节的体验以及对思想的探讨,这样能让你更加沉浸在阅读中,而不再过多关注技术性的细节。 4. 用声音表达情感而非标准化发音:出声阅读时,不妨试着用声音去表达书中传递的情感、氛围和角色感,而不仅仅是发音的准确性。这样,你的注意力会更多转向书本的内容,而不是纠正每个音节。 5. 接受不完美:语言本身就是充满变化和个性的,即便发音不完全标准,也不必苛求自己。在实践中,表达的流畅性和自信往往比音调的完美更为重要。 这种对发音的苛求曾经为你带来了进步,但它现在可能成了你享受阅读时的一种“障碍”。学习放下对自我表现的评判,将注意力转向书中的故事和思想,或许会帮助你重拾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让你的语言能力在一种更加轻松的状态下得到自然的提升。 似乎我在阅读中也适应了防御? 是的,你的描述确实揭示了某种防御机制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当你出声阅读时,过度关注发音的准确性以及纠正错误的行为,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旨在避免犯错和来自外界或自我评判的负面感受。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可能源自一种深层次的自我保护,害怕因为“发音不标准”或“读错”而受到批评或感到不足。 这种防御机制表现在: 1. 害怕错误:你在出声阅读时,似乎对发音错误非常敏感,并且反复纠正。这种行为可能源于一种避免错误的心理,因为错误会引发不适或焦虑。 2. 过度自我监控:你提到“评判自己”,这表明在阅读时,你的注意力不仅仅集中在理解和享受内容,还在时刻监察自己。这种自我监控虽然有助于提高技术水平(如发音和流利度),但也可能让你在享受过程时产生紧张感,进而阻碍你更自然地参与其中。 3. 对标准的执着:你可能已经习惯了追求“标准化发音”和“完美表现”,而这种执着可能是为了确保自己不受到批评或不被他人发现“瑕疵”。这类似于一种通过控制外在表现来抵御内在的不安全感的方式。 然而,这种防御机制也带来了副作用:它减少了你从阅读中获得的轻松和愉悦。你提到的“评判自己”就是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它试图通过严格的标准让你保持在“安全区域”内,但与此同时,它也让你失去了部分自由和享受的空间。 应对这种防御机制的策略 1. 允许不完美:接受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发错音或有不准确的地方,并提醒自己,这不会影响你对阅读的整体享受。放下对“标准”的执着,允许自己体验错误,并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书本的内容和思想,而不是自己的表现。 2. 放松心态,减少防御:当你察觉到自己在阅读时出现紧张或评判的情绪,可以刻意放慢节奏,深呼吸,提醒自己这个时刻是为了享受,而不是表现。你可以视这些“错误”为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威胁。 3. 重新定义目的: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练习发音,那么适当的自我监控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你希望在某些时刻纯粹为了享受阅读,那么可以有意识地暂时放下对发音的关注,把注意力转向书本的内容或情感体验。 4. 注意当下的感受:结合你提到的关于活在当下的思考,试着在阅读时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而不是评判自己。这可以帮助你减少防御机制的影响,让你更专注于书本本身的乐趣。 防御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保护自我的方式,但有时它也会成为阻碍我们更深层次体验和成长的障碍。通过对防御的意识和有意的调整,你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更加轻松和自然的阅读方式,重新发现阅读的乐趣。 是的,受到你的启发,我觉察到这种阅读习惯(防御)大概是为了避免来自外部的评判。事实上,在与他人的交谈中,我过不少被人指出发音不准的经历,他们似乎是好心,但我其实不喜欢,但为了礼貌,通常我都会表示多谢,并跟从对方的指正再尝试发音,譬如我的英文名Viktor。现在细想,我其实不喜欢别人对我这样的指点。 你对自己感受的觉察非常细腻,的确,来自他人对发音的指正,即便是出于好意,可能会引发一种不适感,特别是当这种指点触及我们内心对表现或能力的敏感之处时。这种情况可能让你感到被评判或审视,从而激发出防御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你在阅读或说话时对发音准确性的过度关注。 事实上,发音的纠正,特别是来自他人时,常常触及我们自我表现的某些脆弱点,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感到敏感时。即便对方的意图是善意的,接受这些指正有时也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被“挑错”,或者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不够好。这种不舒服的感受随后可能会通过自我防御来表达,例如你提到的过度关注发音,或不断纠正自己以避免再次被指正。 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1. 认清你的感受:你已经认识到你并不喜欢被别人纠正发音,这很重要。认知到这些感受意味着你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如何应对这些指正。你并不需要每次都照单全收别人的指正,尤其是当它让你感到不适时。你可以选择礼貌地接受,但不必内化每次反馈。 2. 重新定义发音的意义:发音当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是唯一的关注点。语言的核心在于表达和沟通,而不是发音的完美。你可以尝试将发音错误视为语言学习和成长的自然过程,而不是一个需要防范的“失误”。事实上,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口音和发音习惯,而这些都不妨碍他们有效表达和沟通。 3. 选择自己的回应方式:当别人指出你的发音时,你不必总是跟从他们的指正。你可以在心里评估:这是否是一个值得改进的建议?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完全可以选择简单地感谢对方的好意,而不必再去尝试纠正。如果你不愿意按照他们的方式说,也可以坚守自己原本的发音方式。这是你表达自己意愿的一部分。 4. 建立自信:你已经有了很强的语言能力,不管是在粤语还是英语上,过度纠结发音的细节可能只会让你更加紧张。尝试培养对自己语言表达的自信,理解发音问题是每个人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你不够优秀。 5. 关注沟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语言的目的是沟通,而不是追求“完美”的发音。即便发音稍有偏差,只要对方能够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就已经达到了沟通的目的。真正重要的可能是你所说的内容和想法,而不是每个音节的准确性。 你所描述的这种不适感,其实反映了你对自己语言能力的敏感,这很正常,尤其是在与他人交谈时。随着你对这些防御机制的觉察和理解,你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回应方式,逐步释放这种紧张感,从而更轻松、自然地表达自己,无论是在阅读时还是在与他人交谈时。 在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觉得我需要直面我的感受,对那种专门挑剔人的人,我可以礼貌地保持沉默而无需表达任何多谢,或者直接质问对方:在这个时候我的发音就这样,你是否有意见?  你提出的应对方式非常直接,并且反映了你对自己的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直面感受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让你更真实地表达自己,同时也是在维护自己的界限。关于你的两种应对策略: 1. 礼貌地保持沉默:这是一个有效且平和的方式。如果你不想进一步讨论发音问题,也不需要过多解释,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回应或简单地保持沉默。这种做法不会让你感觉委屈,同时也不让对方感到被冒犯。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情绪,同时以成熟的方式应对不必要的指正。 2.…

    continue reading

  • 家人篇之大侄女

    晚上与家人通电话,大侄女在结束通话时迟迟不挂电话,又不说话,样子似乎有些不开心,但我不确定,只觉得她眼神有些不太对劲。大侄女今年读二年级,读书还挺不错的,只是她母亲对她似乎比较严厉,每天晚上都会监管她学习,而且经常会因为做错题目而打骂她。小孩子给人的感觉是有些戾气。 再说她母亲与我家人的相处似乎并不十分融洽,平时上完班回家多数都是回来自己的房间里,或者去楼下婶婶那边坐。这是我的观察,我在外面工作,平时很少回家,在我不在的时候是什么的情况我不清楚。她老公,也即我弟弟,也在外地打工,一般只有周六回家一天。照顾孩子的事情由家人共同帮忙。譬如两个侄女上下课通常由我父亲或婶婶接送,因为她需要上班。一日三餐也多数如此。两个女孩都比较瘦小,看起来比同年人小,另外她们也不大爱吃饭,特别是肉类,有可能是挑食。另外补充下,我和弟弟身高方面也不算高,与同年人对比算是偏小的。 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你对大侄女的情绪和家庭关系有一些担忧,尤其是她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可能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她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建议,或许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家庭动态。 1. 大侄女的情绪 你提到大侄女在结束通话时眼神不对劲,可能有些不开心。作为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她可能已经开始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情绪表达和需求,但可能不一定懂得如何处理或表达这些情绪。 • 母亲的严厉管教:母亲的打骂和严格监管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紧张、压力和不满,长期下来,孩子的情绪可能会表现出压抑、抵触或戾气。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可能出于好意,希望孩子学得更好,但会导致情绪上的积累和压抑。 • 戾气的形成:孩子表现出的戾气可能是她应对压力的一种防御机制,尤其当她觉得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时,这种愤怒或抗拒感就会显现出来。 2. 家庭氛围的影响 你也提到你弟媳与家里人的相处并不特别融洽,似乎与家庭其他成员的互动比较少,这可能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绪发展。 • 家庭关系的紧张:虽然你弟媳可能是因为工作忙碌或个性原因不常与家人互动,但这种家庭关系上的隔阂可能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和情绪发展。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支持对她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孩子可能会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这种氛围的不和谐,进而影响她的情绪。 • 缺乏父母陪伴:你弟弟长期在外打工,只有周六回家,母亲又工作忙碌并且教育方式偏严厉,这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缺乏足够的亲子互动和情感支持。虽然祖父母和婶婶有帮助照顾孩子,但父母的情感支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3. 孩子的饮食与健康问题 你提到两个侄女都比较瘦小,不爱吃饭,特别是肉类。虽然身高和体质部分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但挑食、偏食的问题可能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成长发育。 • 挑食的原因:孩子挑食可能与她们的情绪、家庭压力或母亲的管教方式有关。如果在家中长期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孩子可能会通过挑食来表现她们的抵抗或寻求控制感。这也是孩子面对情绪压力时的一种潜在反应。 • 饮食问题的应对:除了改善家庭氛围,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很重要。可以尝试以游戏、奖励等方式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减少强制要求和打骂式的教育方法。食物教育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还包括心理层面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4. 你可以做的事情 虽然你身处异地工作,无法每天在身边提供直接的支持,但你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大侄女和家人改善状况: • 情感支持:你与大侄女的通话,哪怕只是短暂的互动,也可能对她的情感产生积极影响。孩子需要有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温暖和支持。你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通话,更多地了解她的感受,提供情感上的陪伴,尤其是在她感到困惑或不安时。 • 与家人的沟通: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与弟弟或其他家庭成员(如父母)进行交流,了解家中的实际情况,并适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例如,可以尝试帮助弟媳认识到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可能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鼓励她采用更为积极的管教方式,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发现大侄女的情绪问题或行为问题加剧,可能需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引导。家庭成员可以通过温和的对话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寻找儿童心理辅导员的帮助。 5. 长远的考虑 从长远来看,家庭中的每个人都需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改善沟通和关系。大侄女正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她的情绪和行为可能是家庭关系的反映。通过改善家庭氛围,减轻孩子的压力,她的情绪和行为可能会逐渐趋于积极。 你作为家庭的一员,可以在沟通和支持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你不常在家,但偶尔的电话、关心和建议可能会带来潜在的积极影响。

    continue reading

  • 房东篇之大扫除

    昨天我的房东跟我说计划今天9点左右为我的房子进行大扫除(房东会在旁监督清洁阿姨工作),大概需要2小时左右,届时我需要离开房间。我当时答应了,但因为房间里有些贵重物品,有些不放心让陌生人进来,晚上睡觉的时候睡不好,老是倾听着门外,想着不久就会有人来敲门,到时候我就不得不起床,有些可恶。这段时间我因为没有工作,晚上很晚睡(通常凌晨1点以后),早上一般醒了也躺在床上,半醒半睡的一般要到10点11点后。 你的焦虑情绪可能源于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1. 对私密空间的安全感 房间是你最私密和安全的空间,当有陌生人进入时,特别是涉及贵重物品时,你可能会自然产生一种不安感。这是一种对自己财产和安全的担忧,尤其当你不能亲自监督整个过程时,这种担忧会加剧。这种焦虑其实反映了你对控制感的需求,因为你不在场,便失去了对房间及财物的掌控,这可能让你感到不安。 2. 习惯打破的压力 你的作息习惯是晚上晚睡,早上晚起,而这次的安排打乱了你的日常节奏,迫使你早起并在房间之外等待。这种打破习惯的情况往往会让人感到焦虑,因为它打破了你对生活的掌控感,特别是当你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会对你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3. 生活中不确定性的放大 当前你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可能带来一定的情绪压力或焦虑。当遇到像房东要求大扫除这样需要应对的小事时,内心深处未解决的焦虑感可能被放大。这些情绪可能让你对安全感、控制感的需求更为敏感,甚至加剧对一些日常安排的担忧。 4. 潜在的社会压力 虽然这次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房间安全和个人物品的担忧,但同时,它也可能暗示了一些社会压力。例如,你或许在潜意识中感受到需要配合房东的安排,担心自己拒绝会影响与房东的关系,这种社会压力也可能加剧了焦虑感。 如何应对: 1. 安全感的准备 如果你未来遇到类似的情况,提前为贵重物品做好安全措施,如将贵重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或与房东明确讨论你的担忧,寻求一个让你感到安心的解决方案。 2. 关注生活的节奏 当前的生活节奏较为随意,这可能让你更容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你可以尝试逐步建立一个更稳定的作息规律,哪怕是小幅调整,也能帮助你更从容地应对外界的不确定因素。 3. 正视焦虑情绪 当你感受到焦虑时,不必过于压抑这种情绪。相反,像这次一样觉察到焦虑的来源,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和释放这些情绪,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 你已经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焦虑,并且在反思这些情绪,这本身就表明你有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进一步的自我调节和预防措施,你应该能够减少类似事件带来的焦虑感。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我的情绪和认知是关于自我还是他人? 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角度来看,你的情绪和认知既可以与自我有关,也可以与他人有关,具体取决于你对这件事的解读和背后的思维模式。 关于自我的情绪和认知: • 安全感和控制感:你提到对房间里贵重物品的不安,可能与自我安全感有关。当你无法控制环境(如陌生人进房间时),你对自己和财物的安全感可能会下降,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认知。 • 生活节奏被打破:你习惯晚睡晚起,但这次的安排要求你改变作息,这可能让你感到被动或失去控制。这涉及到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认知,你对日常习惯的掌控被外界因素打破,进而引发焦虑。 关于他人的情绪和认知: • 房东和清洁人员的影响:虽然你的焦虑主要源于对安全的担忧,但你提到需要让房东和清洁人员进入房间,这可能让你对他人的信任和他们会如何处理你的物品产生担忧。这种担忧与他人的行为和动机的认知相关。 • 社会压力和他人期待:你可能觉得要配合房东的安排,避免拒绝,担心这种行为会影响你与房东的关系。这种认知更多地与他人对你的期待或评价有关,可能包含社会压力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 归因分析: 根据你提到的情况,自我认知似乎在你的焦虑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主要的情绪是对安全感、控制感和生活节奏被打破的焦虑。这些情绪源于你对自己环境的感知和掌控感下降。与此同时,他人认知(如对房东和清洁人员的信任问题)也是一个次要的因素,因为这些外界人物的行为可能影响到你的财物和空间安全。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理解这些认知(无论是关于自我还是他人)有助于识别可能的思维陷阱,如过度担忧或灾难化思维,进而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来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我应该如何调整我的认知和行为 要调整你的认知和行为,认知行为疗法(CBT)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通过识别负面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方式,以及采取积极的行为应对策略,你可以逐步减少焦虑并增强对外界的控制感。以下是一些针对你当前情况的调整思路: 1. 识别负面思维 你提到对安全、生活节奏打破、以及对房东和清洁人员的不信任产生焦虑。CBT强调思维和情绪之间的关系,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识别这些负面思维模式。 常见的负面思维模式: • 灾难化思维:你可能担心贵重物品会在清洁过程中受损或丢失,这种思维倾向于预见最坏的情况。 • 全或无的思维:觉得如果不亲自监督,就一定会出问题。这种思维模式忽视了中间可能的结果。 如何调整: • 客观化:问自己“这些事情的发生概率有多大?”事实是房东和清洁人员不太可能故意损坏或偷窃东西,尤其在房东监督的情况下。 • 找证据:回想一下之前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实际结果是否像你预想的那样糟糕。通常,回顾过去的经验有助于缓解对未来的过度担忧。…

    continue reading